09-04
对于中国人来说心理咨询这个词,还是相对陌生,虽然这个词普及率越来越高了,但心理咨询具体是怎么回事,大家还是比较模糊的。许多人对心理咨询还是有误解的。
最常见的就是,有人把心理咨询的“咨询”二字等同于生活中的“咨询”,以为就是我有疑问,来咨询咨询下你;
我自己就遇到不少这样的事情,朋友约我去喝咖啡,然后就说,我有个事情,想找你做个心理咨询。
NONONO,心理咨询不是请教,也不是教导,她有她自己特定的约定和设置。
真的是你们想的这样简单么?
心理咨询的确是靠沟通,聊天谈话来治疗,不使用药物,也不为来访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,更不为来访者提供人脉资源,如介绍工作,介绍对象等,甚至不替来访者出主意,作选择。如上面所说,心理咨询主要是通过谈话进行,倾诉、宣泄和抚慰情绪是其主要功能之一。
但这种谈话却不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谈,而是专业性的谈话。它以来访者为主,是有方向,有目标,以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为目的的谈话;
是经过训练的咨询师在严守保密原则的前提下,以平等、共情和无条件接纳为宗旨,在专业的心理咨询理论框架下,履行咨询中的设置和规定,采用专业的咨询技术而开展的谈话;
是以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可靠、信任的关系为基础,深入探索来访者内心世界、深层欲求、动机和人格的谈话。
心理咨询不解决来访者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,不是授之以鱼,而是授之以渔。
通过心理咨询,来访者那纠缠不清、犹如乱麻的问题疏理清晰了;
模糊的欲望、动机、目标擦亮了;
内在的能量、动力和信心激发了;
受伤的心灵修通了,抚平了;
思绪和视野开阔了,认知水平提升了;
情绪管理能力加强了,耐受力提高了;
社会适应性增强了,应对方式合理了。心理的强大和人格的完善,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最重要的内部资源,也是获得事业进步,家庭幸福,生活美好的必备素质。
因为陌生,就有许多误解,尤其我们国内对心理咨询接触还是太少;
有资料统计,在美国,几乎每一个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,每100万人口中有500左右心理工作者,平均每1,600人中有1名心理咨询师;
在德国,1980人当中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;
在日本,拥有心理咨询师的公立初中达到了3,762所。
而在中国,100万人口中仅有3.4名心理服务人员。
由此可见中国在心理咨询领域的认知欠缺有多少。
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咨询师和来访者在相关约定下(如保密原则),咨询师不是分析师也不是老师,咨询师更像一个陪伴者,像面镜子一样,帮你觉察到你没有觉察到的东西,也帮你觉察到你觉察了但你不想去面对的东西。
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不完全等同于病人和医生,在心理咨询过程中,来访者的参与和主动性也占有很大的作用,这是双方一起合作配合的一个探索之旅。
当然,心理咨询有很多疗法,不同的疗法在处理方式和设置上都不一样;
像认知行为疗法,行为矫正疗法,人本主义疗法等。
心理咨询并不是针对”病人“的工作,并不是说你来做了心理咨询,你就是一个有“病”的人,甚至我们日常听到的“神经病”。
真正的咨询旨在于促进心理健康,提高人的生活质量。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接纳自己,接纳我们身边的人,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。相信,在未来,随着心理咨询的普及,会有更多的人受益于心理咨询。
随着时代的进步,人们对心理健康予以了越来越多的重视,对心理疾病给予了比以往更多的宽容、理解和支持。相信不久,心理咨询也许会在中国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,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热潮。
欢迎搜索公众号:心理三冬暖,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!
免责声明:用户在三冬暖心理咨询平台上发表的全部内容,著作权均归其本人所有。若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,可联系作者或本站,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。